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发布2021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10个优秀案例,湛江市财政局承办的《关于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入选。2021年,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到7.91亿元(包含农垦地区),同比增长53.46%,保费规模排名全省第一,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47.41亿元,赔付支出5.02亿元,为服务全市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优化服务,压实承保机构工作责任。2021年湛江市农业保险深度从2019年0.48%提高到1.23%,农业保险密度预计从146.18元/人提高到432元/人,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严格按照省的政策文件和政府采购程序,公开透明开展2021-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招标工作,确保承保工作顺利交接。实行任务目标导向管理模式,承保机构按照既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根据中标服务范围、险种分类以及各险种季节性、时效性,压实承保区域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责任。引导承保机构加大资源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发动,做到农户“愿保尽保、应保尽保”。如2021年我市农业连续遭受“狮子山”“圆规”台风的创伤后,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和承保机构第一时间响应,通力协作,加快赔付力度,44户农户的7437亩农地及时得到灾后风险赔付118万元,有效提升了个体农户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深化调研,扎实有序推进农业保险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要求,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定期调研督导、建立考核机制、加大培训宣传等有力措施,推动我市农业保险持续稳步发展。深入实地开展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调研督导,与承保机构和种(养)植大户等进行座谈,研究推进县(市、区)农业保险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针对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覆盖面的需求,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2021-2023年湛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险种(不含森林险)与养殖业险种实施方案》,明确我市2021-2023年除继续实施原有农业保险险种外,把在湛江种植的所有水果纳入省级财政补贴型种植险范围,新增蔬菜、花卉苗木、茶叶、淡水水产品养殖、海水网箱水产品养殖等5个保险品种。支持鼓励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如支持徐闻菠萝特色农产品险、政策性海水网箱水产养殖风灾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
三是细化责任,多措并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中央及省、市农业保险政策研究,明确资金政策导向,强化与业务部门、承保机构联动作用,认真梳理测算年度农业保险保费资金需求,精准争取资金支持和保障。2021年下达我市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14亿元(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森林保险),同比增长119.4%,年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金额实现结余。2020-2021年市级财政累计安排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8300万元,其中2021年足额安排配套项目储备6000万元,同比增长261%,已全部下达各县(市、区)。在金融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创新项目中,安排465万元支持徐闻县菠萝特色农产品发展。
四是强化督办,加快保费结算拨付进度。组织召开农业保险业务工作联席会议,及时传达通报省财政厅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拨付结算情况,部署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自查工作,多次督促各县(市、区)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资金结算拨付工作,清理保费补贴积欠,提升保费补贴资金拨付效率。2021年,我市农业保险保费各级财政实际结算拨付2.55亿元,其中支付2019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67万元,2020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8988万元,2021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6531亿元,为推动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保障基础。